发布时间:2025-04-23 11:04:36
本网讯(解延伟 冯明月 方永贵 施 锐 史 桦) 多年来,特种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贵华潜心钻研、匠心坚守,让这项破篾成丝的非遗技艺在他的巧手编制中得以传承。
一大早,李贵华就带着孙子来到竹林挑选竹子,为编织竹丝扇做准备,数十年的经验积累让李贵华对竹子的特性了如指掌。
特种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贵华:砍竹子首先是要看竹年龄有几年,老了撕不出丝,难破篾,嫩了也破不出来,一般是要一年生的竹子。
回到家,李贵华把竹子破成篾片,再划成薄片,最后借助工具抽成细如毛发的竹丝。
古代艺人用竹丝编织的扇子,扇面不着颜色,却能显现出名山大川,这让李贵华产生了强烈的编织竹丝扇的念头。在实际操作中,仅破竹丝这个环节,李贵华就摸索了3个月。
特种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贵华:厚薄度不够就拉不出丝来,后来摸索出来竹片有两刀比较关键。
为了用竹丝编制出各类图案,李贵华不断摸索,甚至半夜有了灵感也会立马起来动手实践。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成功编织出带图案的竹丝扇。
李贵华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特种竹编的编制技艺传承下去,现在他的小女儿已经掌握了竹丝扇的编织技艺,长孙李梦平也热衷这门技艺。
特种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贵华:现在就是要传承下去,只要有人来学,我都愿意教。